2. 操作方法
材料选择:可使用冰袋、冷敷凝胶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块(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
时间控制: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24小时内建议冷敷3-4次。
注意事项:皮肤破损时,需先清洁伤口并包扎,再避开伤口冷敷;糖尿病患者或血液循环障碍者慎用。
二、热敷的适用阶段
热敷应在急性期过后(通常48小时后)开始使用。此时局部出血已停止,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吸收和组织修复。
急性期热敷的危害:过早热敷可能加重肿胀和疼痛,甚至延长恢复时间。
热敷方法:用40℃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每次敷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免烫伤。
三、其他应急处理原则
休息: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承重。
冰敷:按上述方法及时冷敷。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适度包裹患处,减少肿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将脚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减少血液淤积。
四、就医判断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疼痛剧烈,无法站立或行走;
关节明显变形或异常活动;
皮肤严重青紫、肿胀持续加重;
48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麻木感。
五、常见误区提醒
误区1:急性期使用活血药物按摩
擦红花油、活络油等活血药物并按摩,会加剧出血,应在肿胀消退后(48小时后)使用。
误区2:24小时内冷热敷交替使用
24小时内只能冷敷,交替使用可能干扰组织修复进程。
误区3:忽视康复训练
肿胀消退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防止关节僵硬或习惯性扭伤。
通过科学处理,多数轻度扭伤可在2-3周恢复。若不确定损伤程度,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韧带或骨骼情况。
四、就医判断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疼痛剧烈,无法站立或行走;
关节明显变形或异常活动;
皮肤严重青紫、肿胀持续加重;
48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麻木感。
五、常见误区提醒
误区1:急性期使用活血药物按摩
擦红花油、活络油等活血药物并按摩,会加剧出血,应在肿胀消退后(48小时后)使用。
误区2:24小时内冷热敷交替使用
24小时内只能冷敷,交替使用可能干扰组织修复进程。
误区3:忽视康复训练
肿胀消退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防止关节僵硬或习惯性扭伤。
通过科学处理,多数轻度扭伤可在2-3周恢复。若不确定损伤程度,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韧带或骨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