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东明县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与内镜诊疗科联合开展该院首例内镜下逆行阑尾腔冲洗术(ERAT),为阑尾炎微创治疗领域带来新突破。
阑尾并非传统认知中的“无用器官”。医学研究表明,阑尾壁富含淋巴组织,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免疫功能活跃,可合成免疫球蛋白,参与人体免疫防御。同时,阑尾作为肠道菌群的“备份库”,在腹泻或抗生素使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时,其储存的菌群能重新定植于结肠,助力肠道微生态快速恢复平衡。基于这一医学新认知,保留阑尾的阑尾炎治疗方式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焦点。
内镜下逆行阑尾腔冲洗术(ERAT)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微创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内镜经肛门进入肠道,精准定位阑尾开口,对阑尾腔进行冲洗、引流,在消除炎症的同时保留阑尾完整结构与功能。本次接受ERAT治疗的是一名9岁男童,其饱受阵发性右下腹疼痛3个多月,近半个月疼痛加剧,并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后,因缺乏影像学证据,阑尾炎诊断存在困难。经普外二科主任周国圣、蔡忠滔医生与内镜诊疗科主任乔永圣等专家联合研讨,最终为患者制定ERAT治疗方案,既可以排查潜在肠道疾病,又能针对性治疗阑尾炎。
为保障手术顺利实施,普外二科护士长王茹带领护理团队,不仅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肠道准备要点与注意事项,还精心筹备各类手术所需物品。手术过程中,普外二科蔡忠滔医生、内镜诊疗科主任乔永生、护士长李玉霄与麻醉医师王凤桐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凭借精湛医术与默契协作,整台手术仅耗时25分钟便圆满结束。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即表示腹痛症状显著减轻,两小时后恢复进食也未出现不适,恢复状况良好。
此次首例ERAT手术的成功开展,是东明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的成果,也是医院紧跟医学前沿、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探索微创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