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东明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在齐鲁医院专家指导下,成功为一名高危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该手术顺利完成,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疾病器械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填补了县域内ICD植入技术的空白,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患者为70岁女性,因“阵发性晕厥5小时”伴视物不清、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于急诊科就诊。急诊心电图显示其存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ST-T异常,心率仅为33次/分。患者转入心血管内二科后,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医疗团队及时为患者施行紧急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术后观察3天,患者心律仍未恢复稳定,仍存在心源性猝死风险。
针对患者病情,心血管内二科团队经综合评估,认为植入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改善预后的适宜治疗方案。为确保手术安全有效,科室邀请齐鲁医院张雷教授进行远程指导,由主任董冠忠、医生郑春丽等组成手术团队,共同制定周密手术方案,并于8月23日在张雷教授指导下,心血管内二科联合介入中心医护团队成功为患者植入ICD。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情况良好。
技术解读:ICD——心脏健康的“智能守护神”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用于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医疗设备,具备支持性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及高低能量电击治疗等多种功能。该设备可植入患者体内,自动识别并快速纠正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同时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提供起搏支持,有助于降低患者猝死风险、改善生存质量。
心血管内二科主任董冠忠介绍:“ICD植入术技术成熟,术后需定期随访与设备管理,以保障长期疗效。”此次首例ICD植入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医院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的技术能力,填补了县域内ICD植入技术的空白。东明县人民医院将继续积极提升专科服务水平,引进更多适宜医疗技术,努力为县域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优质、规范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服务。